2013年大部分時間,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都是亞洲的“異類”,這兩個國家不但調高利率,還收緊了政策。但步入2014年之后,亞洲其它國家和地區(qū)預計也將加入到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行列中來。
澳新銀行亞太首席經濟學家馬奎爾說,美聯(lián)儲已示意漫長的政策正;靡呀涢_始,亞洲很多央行如能未雨綢繆,在2014年下半年采取緊縮行動,將是明智之舉。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拜格用“救火”一詞來形容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行為。去年5月美聯(lián)儲第一次暗示將削減經濟刺激計劃,新興市場貨幣和資產隨之大幅貶值,這對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這種依賴海外資金來彌補巨額經常項目赤字的國家造成重創(chuàng)。
從去年春天開始,印度尼西亞央行已經累計加息1.75個百分點。一些經濟學家預計,印度尼西亞央行在本周四會議上將再次加息。
而對于通脹壓力較小、不太需要外部融資的亞洲經濟體來說,情況則有所不同。對這些經濟體而言,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寬松政策之后,加息意味著“正常化”。
盡管收緊政策可能導致今年亞洲經濟增長速度放緩,但考慮到物價壓力今年可能再次增大,未雨綢繆是必要的。
安本亞洲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亞洲本幣債券組合經理阿金特維說,中長期來看,最大的風險之一是,通貨膨脹早在地區(qū)和全球經濟增長企穩(wěn)前就卷土重來。他說,央行謹慎一點沒有錯,我們都知道通脹的變化會有多快。截至去年12月,安本管理的資產規(guī)模為3246億美元。
馬來西亞央行應當是率先采取行動的央行之一。德意志銀行預計,馬來西亞央行將在今年3月份上調基準利率(2011年5月以來一直維持在3.0%)。但拜格說,該行的行動可能還會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