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副院長李揚近日在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與經(jīng)濟研究所主辦的“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國際研討會”上表示,未來要建立透明、規(guī)范的城市建設融資機制,可以采取地方政府發(fā)債、社會資本投資和建立長期信用機構三種方式。 “錢從哪來”是城鎮(zhèn)化建設中亟須解決的問題,對此,李揚表示,未來要建立透明、規(guī)范的城市建設融資機制。在這個總命題下,可以采取三種方式: 第一,允許地方政府發(fā)債融資。在目前法律下,地方政府是不允許負債的,“這項政策看來會改變,一旦允許地方政府發(fā)債,地方有兩種債可以發(fā),一種是項目債,另一種是沒有特殊目的、以地方政府收入為擔保的市政債! 第二,允許各種資本,特別是社會資本,混合或者民營資本進入城市化項目的投資和運營中!霸S多基礎設施完全可以由私人來做,過去全部由地方政府承擔,而政府手中沒錢,只能通過地方融資平臺,造成現(xiàn)在的債務達到相當危險的程度! 第三,建立若干專門為城市化融資的長期信用機構。李揚說,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研究建立城市基礎設施、住宅政策性金融機構”。中國短期資金很多,長期資金比較缺乏,無法支持城市基礎設施等長期項目。城鎮(zhèn)基礎設施金融機構是一個新的方向,就是要為基礎設施這些長期投資籌集長期資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