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周二的逆回購未能有效緩解貨幣市場的資金緊張。10月30日,上海同業(yè)拆放利率(Shibor)短漲長跌,隔夜Shibor漲78.4BP至5.23%;1W品種漲64.6BP至5.593%;2W品種跌10.3BP至6.349%;1M品種跌23.8BP至5.924%;3M品種跌0.01BP至4.6965%。
周三早盤,銀行間質押式回購市場上,隔夜品種率先出現(xiàn)成交,但開盤利率即站上5%關口,最高達到5.3015%。至收盤,隔夜質押式回購利率收5.3%,漲70個基點,加權平均利率5.2966%,刷新6月底“錢荒”過后的最高紀錄。7日質押式回購品種利率報收5.69%,漲66個基點,加權平均利率5.6906%。
巴克萊首席中國經(jīng)濟學家常健表示,雖然各種技術性和季節(jié)性因素,比如稅收支付、財政存款、IPO重啟、季度末等導致銀行間利率短期飆升,但數(shù)據(jù)顯示央行近年已經(jīng)有意識地將7天回購利率錨定在一年期存款利率附近。預期四季度銀行間利率將高于9月平均值3.75%,但會向7-8月份均值4.08%方向回落。
周三,央行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周可正常申報正逆回購及央票需求,其中逆回購期限為14天,正回購期限為28天,央票仍為3個月期。市場預期,繼周二央行重啟7天逆回購后,周四14天逆回購重啟的可能性也在上升,但目前貨幣市場利率上行仍未有止步跡象,且周四恰逢月末,14天逆回購利率可能水漲船高。而且,除非逆回購規(guī)模明顯上升,否則難以有效安撫市場對政策收緊的擔憂。
周二,逆回購在連續(xù)三次暫停后再度重啟,但中標利率上升20個基點。機構解讀為,重啟后的逆回購量小價升,表明央行不愿向市場傳遞更多放松的信號。逆回購可能只是起到月末幫助機構“過橋”的作用,在跨月后能否延續(xù),存在很大的疑問。
但有市場人士表示,逆回購一經(jīng)暫停,銀行間市場資金面就掀起軒然大波,顯示出整個銀行體系對于央行逆回購十分依賴。目前央行有意適當控制流動性供給規(guī)模,對市場的心理沖擊較大。
另有市場消息稱,央行官員在日前舉行的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會議上表示,總體來看當前流動性依然充裕,預計四季度資金面及公開市場操作都將繼續(xù)保持平穩(wěn);仍建議機構要適度收縮杠桿,不要太激進,以免在資金面緊張時受到?jīng)_擊。這一消息未得到央行證實。
近期持續(xù)的資金緊張也使債市承壓。周三,財政部完成招標的1年期固息國債中標利率4.01%,再度刷新年內(nèi)1年期國債中標利率最高紀錄,亦大幅高于此前市場預期。招標前,一些機構預期1年期國債中標利率率區(qū)間為3.74%-4%,均值落在3.88%。該期國債全場認購倍數(shù)1.01倍,邊際利率4.10%,邊際倍率則高達6.59倍。Wind數(shù)據(jù)顯示,
10月30日這期1年期國債發(fā)行利率創(chuàng)十余年來新高。
分析師表示,由于1年期國債不做基本承銷額考慮,所以其招標更接近市場真實情況,而下半年高資金成本帶來的機構對資產(chǎn)配置的重構進程仍未結束,利率債一級中標利率節(jié)節(jié)升高已是意料之中。此外,當前一級市場招標盡管看起來倍數(shù)不弱,但利率結構依舊走高,顯示配置資金繼續(xù)謹慎提升利率保護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