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chǎn)商FMG(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高企的負債正讓公司面臨破產(chǎn)危機。
FMG公布的年報顯示,2012年FMG的總負債高達128億美元,為其歷史之最。為償還巨債,F(xiàn)MG不斷通過“以新債還舊債”以及出售資產(chǎn)的方式來維持公司運營。
近日,據(jù)一位接近FMG的權威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2012年FMG從瑞士信貸和摩根大通獲取了50億美元的貸款額度,這筆高息貸款違反了其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3月間的另一筆共計約70億美元的優(yōu)先無抵押票據(jù)條款,如果FMG在今年6月30日之前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將面臨被債權人破產(chǎn)重整的可能性。
目前,F(xiàn)MG正在積極展開自救行動。繼多項資產(chǎn)接連被出售后,F(xiàn)MG繼續(xù)出售其基建資產(chǎn)TPI,但到目前為止,各大財團均拒絕按FMG的要求接手該項目。
除出售資產(chǎn)外,上述知情人士透露,F(xiàn)MG正在尋找中國國內企業(yè)融資,不過均被拒絕。“天津物資集團就曾放棄了FMG的銷售預付款融資方案,主要原因是風險太高!
債務危機
澳大利亞本地銀行和亞洲的銀行此前都拒絕了FMG的融資計劃
作為澳大利亞第三大、全球第四大鐵礦石生產(chǎn)商,借高負債擴張起來的FMG將要迎接高負債帶來的惡果。
2012年9月18日,為維持運營,F(xiàn)MG宣布將其幾乎所有資產(chǎn)作為抵押,從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和摩根大通(JP
Morgan)換取五年期的45億美元高息貸款,之后更于10月12日將貸款額度提升至50億美元,用于償還之前的債務,從而暫時化解了一場債務危機。
然而,這筆換來喘息機會的貸款,并未從根本上解決FMG的債務問題,反而違反了之前貸款的條約,埋下了更大隱患。
近日,上述權威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F(xiàn)MG上述50億美元的高息貸款,違反了其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3月間的另一筆共計約70億美元的優(yōu)先無抵押票據(jù)條款。
“由于FMG將其主要資產(chǎn)全部抵押給了摩根大通和瑞士信貸,這筆債務有兩個重要指標已經(jīng)違反了此前70億美元的優(yōu)先債條款,根據(jù)規(guī)定,一旦違約,債務人有權將FMG進行破產(chǎn)重整。”上述人士表示。
此外,上述知情人士稱,F(xiàn)MG選擇從華爾街獲取高息貸款,是不得已的選擇,澳洲本地銀行和亞洲的銀行此前都拒絕了FMG的融資計劃。
一位澳大利亞礦業(yè)投資人士表示,“近期,像FMG這種高息債務股表現(xiàn)很差,美國市場對高息債務公司態(tài)度悲觀,美國國債幾天前創(chuàng)下自2009年以來最大的虧損!
實際上,F(xiàn)MG的部分債權人已經(jīng)知道FMG存在潛在債務違約,但由于FMG已經(jīng)拋出新的資產(chǎn)出售計劃,加上債務違約情況還沒有到正式宣布的時間,尚未有債權人追責。
按照債務條款規(guī)定,今年6月30日,F(xiàn)MG將對上一年財務進行年結,大約8月中旬必須對公司存在的各項問題公之于眾!癋MG一旦宣布債務違約,到時候債權人就會上門追債!鄙鲜鋈耸糠Q。
出售資產(chǎn)受挫
FMG找過多家中國鋼鐵企業(yè),但沒有企業(yè)愿意接盤其資產(chǎn)
除獲得貸款外,出售資產(chǎn)成為FMG自救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12年9月,F(xiàn)MG先后出售了Solomon礦區(qū)的發(fā)電站、與BCI合資項目的25%的股權、擬出售Nullagine
鐵礦股權。
2012年12月18日,F(xiàn)MG宣布開始售賣碼頭鐵路股權。目前,F(xiàn)MG正急于出售基建資產(chǎn)TPI來獲得不少于30億美元的融資支持。
公開資料顯示,TPI包括了FMG所有的鐵路及港口資產(chǎn)。在西澳大利亞,是否擁有基建的使用權是決定一家礦業(yè)公司能否投產(chǎn)的關鍵,不到迫不得已,不會出售基建項目資產(chǎn)。
FMG的債權人之一瑞士信貸在報告中指出,TPI估值約110億美元,F(xiàn)MG很可能出售TPI
40%-50%的股權。但據(jù)澳大利亞媒體稱,TPI的一家潛在買家堅持認為TPI的估值只有63億美元,這比FMG的心理價位低了40多億美元。
據(jù)了解,此前一家亞洲主權基金和澳大利亞鐵路運營商Aurizon
Holdings都曾與FMG進行過洽談,但到目前為止,各大財團均拒絕按FMG的要求接手。
除此之外,澳大利亞上市礦業(yè)公司布萊克萬(Brockman,ASX:BCK)不久前向西澳大利亞政府提交的TPI第三方使用申請書,更增加了其出售計劃的不確定性,并或導致FMG對TPI的估值受到不利影響。
因此,F(xiàn)MG開始押寶中國,希望能從中國市場獲得支持。
對于FMG在華尋求合作,F(xiàn)MG創(chuàng)始人兼董事長安德魯·弗里斯特此前在接受相關媒體采訪時曾表示,F(xiàn)MG將自身定位為混合著中國元素的澳大利亞公司,并將盡可能鼓勵中國公司參與其資產(chǎn)及業(yè)務。
知情人士稱,F(xiàn)MG找過多家國內鋼鐵企業(yè),“包括寶鋼、河北鋼鐵在內幾大家基本找遍了,但沒有企業(yè)愿意出手。”
一位接近天津物資集團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F(xiàn)MG原來想將與寶鋼參股的FMG
Iron Bridge磁鐵礦項目抵押給天津物資集團做融資,后來天津物資集團董事長王志忠派人經(jīng)過仔細調研,最終認為該項目不值錢、風險過高放棄這一投資計劃。
尷尬華菱
華菱試圖通過加入FMG來解決資源瓶頸問題,但效果并不如意
FMG繼續(xù)在中國尋求目標合作伙伴,但在鐵礦石價格接連下跌的情況下,對于2009年高位入股FMG的湖南華菱鋼鐵集團(下稱“華菱”)顯然是另一番滋味。
2009年2月,華菱集團與澳大利亞FMG公司簽署股權合作協(xié)議,以2.38澳元/股的價格收購FMG公司17.34%的股權,成為FMG第二大股東,并獲得了1000萬噸/年的鐵礦石資源。
隨后,華菱試圖通過加入FMG來解決制約華菱發(fā)展的資源瓶頸問題,然而,隨后幾年華菱的業(yè)績卻并不如意,資源優(yōu)勢并沒有明顯凸顯。
據(jù)華菱年報顯示,2010年,華菱巨虧26億,2011年虧損超10億,2012年度虧損額則達32.54億元,每股虧損1.079元,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593.21億元,同比下降19.68%。
華菱鋼鐵針對2012年業(yè)績表示,受鋼材市場低迷、下游需求疲軟、原材料價格高位震蕩運行的影響,產(chǎn)品銷售價格下跌幅度超過原材料價格下跌幅度,公司全年業(yè)績虧損。而2013年一季度,華菱雖然比去年同期有所減虧,卻依然虧損3.5億-3.75億元。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lián)合會鋼鐵物流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盛志誠對本報記者表示,從一季報中流動資產(chǎn)、流動負債及庫存等來看,華菱內部的情況仍然不是很妙。
而對于華菱與FMG的合作,他認為,從目前鐵礦石價格來看,華菱當時出資的價位是極高的,這種收購對企業(yè)本身來說并不具備太大優(yōu)勢。加上華菱所處湖南地區(qū)及周邊市場的激烈競爭,企業(yè)自身特色又不明顯,這些都給華菱和FMG的合作蒙上一層陰影。
中國對澳大利亞鐵礦石依賴強烈,在鐵礦石低價位時買進比高位買進無疑是理智的。但也有資深業(yè)內人士稱,鑒于華菱目前的虧損狀況,是否出售或增持FMG股權,華菱仍處于靜觀其變當中,此前華菱曾變現(xiàn)過FMG1%的股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