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生自繪水質“體檢”表 認為浙江約一半“母親河”“不能游泳”
|
|
|
2013-05-27 作者:余靖靜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取回了浙江省內90個縣(市、區(qū))的“母親河”水樣,并用專業(yè)設備對其進行“體檢”,繪出了一份民間版“浙江母親河水質報告”。 記者在這份報告中看到,根據(jù)大學生志愿者的檢測分析,全省90個縣(市、區(qū))的主要河流中,包括錢塘江在內的46條“母親河”的水樣達到第二、三類標準,“可以游泳”;其余44條河流的水質則只達到第四或第五類標準,“不可游泳”。 指導老師、溫州大學教授馬劍華說,這次“體檢”是大學生們熱愛家鄉(xiāng)、保護環(huán)境的理性行為,但數(shù)據(jù)并不具備權威性,僅供政府環(huán)境監(jiān)測部門參考。 據(jù)了解,大學生給河流“體檢”的靈感來自數(shù)月前溫州商人懸賞20萬元“請環(huán)保局長下河游泳”。2013年春節(jié)期間,商人金增敏回老家溫州瑞安探親時發(fā)現(xiàn),童年時能洗菜的河流已經變成了臭味撲鼻的污染河。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青年志愿者協(xié)會負責人茅幸瑋說,我們希望借助自己的知識,為家鄉(xiāng)河流的保護出一份力。這個想法得到校方支持。溫州大學城市學院黨委書記胡偉國說,教育要讓大學生“成長會做人、成才會做事”,責任意識尤為重要。 于是,大學生們決定對全省90個縣(市、區(qū))的代表性河流進行采集。行前,馬劍華對他們進行了培訓。為了保證真實性,大學生在取水時,需要拍攝視頻、照片為證,注明采集的時間、地點,并記錄了自己觀察的河水情況,有什么污染源等。 隨后,大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對90瓶河水進行了分析和檢測。分析數(shù)據(jù)主要包括水樣的PH值(酸堿度)、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shù)、可溶性磷酸鹽、氨氮、鉻離子濃度等。對比國家發(fā)布的“地表水水域環(huán)境功能和保護目標”,大學生們給出了“可以游泳”和“不可游泳”的判斷。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的大學生們表示,他們接下來準備對“不可游泳”的河流進行調查,找出污染源,并向當?shù)卣岢稣蔚慕ㄗh措施。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