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地震發(fā)生之際,中國正在努力應對經濟增速慢于預期和通脹率上升的風險。但早期跡象表明,此次地震對經濟的影響可能有限。
四川作為人口大省的地位同其在中國經濟中占據的權重并不匹配。四川2011年的經濟產出為人民幣2.1萬億元,在中國經濟總量中的占比約為4%。
數據提供商CEIC的記錄顯示,2011年雅安的本地生產總值(GDP)僅為人民幣350億元,只占區(qū)域經濟總量的一小部分。
2008年的四川大地震令四川當年5月的省級工業(yè)總產值同比增幅從4月的24.6%驟降至3.6%。即便如此,全國工業(yè)總產值的同比增速大致維持不變,至當年8月四川已經恢復至接近震前的水平。
雅安地震的震級較低,地震對產出的影響可能也較小。雅安自身的產業(yè)規(guī)模有限,到目前為止鮮有地震給該地區(qū)其它地方企業(yè)造成重大影響的報道。
另一個潛在擔憂是通脹走高。中國的食品價格有可能再次升高,而四川的農業(yè)用地在全國占比為4.9%。農產品供應中斷可能會提高中國家庭的支出。但2008年四川地震的經驗告訴我們,這一影響同樣可能有限。當年無論是全國還是四川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均未受到地震的嚴重影響。
即使地震對產出的短期影響有限,但震后重建對經濟的拉動仍然可能令當地經濟受益。2009年中國經濟受全球金融危機沖擊,經濟增速從2008年的9.6%降至9.2%。但正是部分由于震后重建投資的拉動,四川當年的經濟同比增速從2008年的11%升至14.5%。
IHS區(qū)域經濟學家桑頓說,我們看好四川經濟。四川是通往中國經濟增速最快區(qū)域的通道,并還將受益于這一戰(zhàn)略位置帶來的優(yōu)勢。地震是一場悲劇,但地震難以在長期令當地經濟發(fā)展偏離正常軌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