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前天(1日)下午5點,中國政府網正式發(fā)布《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繼續(xù)做好房地產市場調控工作的通知》。本屆政府拋出對高房價的"最后一擊"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但力度如此之大,卻令他們始料未及。
統一限購標準、調整交易環(huán)節(jié)征稅、提高二套房貸款利率,新規(guī)可謂不少。這些規(guī)定中,最引人關注的,無疑是"對出售自有住房應征收個人所得稅,應依法嚴格按轉讓所得的20%計征"的新規(guī)。一時之間,微博上普天蓋地全是議論的聲音。
“國六條”在一線城市掀起大波瀾 中介咨詢電話此起彼伏
而大家更關心的是,短短一天時間,新規(guī)在不同城市的市場又激起了怎樣的反應?
以往,房產交易環(huán)節(jié)的個稅征收往往按照交易總額的1-2%,但此次《通知》明確,要征收交易差額的20%。有分析認為,這一《通知》出臺后,地方或者部委細則可能將在3月集中出臺。在此之前,二手房交易市場仿佛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很多人都急于出手。也有很多人擔心,"羊毛出在羊身上",政策會導致二手房價格抬高、遭殃的還是普通買房者。
北京市某房產中介人員:買的話趁早吧,F在我們成交的房子大部分個稅都是誰買誰出。
記者今天走訪北京多家中介機構,發(fā)現市場反應可謂激烈。在北京一家老房、公房集中的中介機構,今天一天電話聲此起彼伏。
中介:我們所有的房東都給我們打電話。因為這邊大多都是公房嘛,稅費很高,都在問這個問題。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還不知道政策將在何時執(zhí)行,短期內二手房成交量可能飆升。
工作人員:現在成交的話不好說,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過戶的。按往年的價格和以前的差額來算,全款的話就稍微好一些。全款好像還沒有指導價。
記者致電上海地區(qū)一些中介機構,也得到了類似的答案。
工作人員:哎呦,我們從上午到現在都是上門客和電話都不斷的,特別是我們之前簽了合同沒交稅的和付了定金沒簽合同的,所有的房東和客戶都打過電話問了。
但是,這兩位中介人員都提到全價購房按地區(qū)指導價計算的所謂"陰陽合同"做法,這已經成了二手房交易市場公開的秘密。北京某地產中介劉先生告訴記者,這種所謂"陰陽合同",可能會使得政策效果大打折扣。
劉先生:我們這一區(qū)域最高達到3萬7每平米,地區(qū)指導價最低在1萬9、2萬每平米,如果全款的話,我們可以按照指導價來算稅費。
財經評論員馬光遠建議,要想讓這一政策發(fā)揮應有的殺傷力,一要調整地區(qū)指導價、使其更加接近市場,二是稅務部門必須通過一些典型案例提示這種做法的風險。
調控加碼在二三線城市反響不大
除了提升個稅會推高二手房價的說法,也有分析認為,這一政策會大大抑制房產的投機投資性需求。另外一方面,有預估說:這一輪調控中,二手房降溫將超一手房、一二線城市降溫將超三四線。眾說紛紜中,調控手段效果將會如何?
據記者調查,在一線城市反響強烈的同時,相關政策在長春、合肥等二、三線城市卻沒起太大波瀾。
長春某中介:銷售暫時來看還是沒影響的。
記者:這一兩天之內就沒有任何打電話或者來咨詢什么的,是吧?
中介:沒有,沒有。
北京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總監(jiān)張大偉認為,這樣的市場反應非常正常。
張大偉:全國二手房市場成型的主要是一線城市和少數二線省會城市,絕大多數二線以下和三、四線城市現在還是以新房為主,再上市再交易的二手房量很少。而且因為這些城市畢竟因為總價和上漲程度也相對較低,所以差額相對要低一些。
合肥一家房產中介工作人員還說,波瀾不大的原因在于,在目前的合肥二手房市場上,房齡五年以上的免稅房是主力。
工作人員:有些人確確實實是剛需,還是想能夠買到滿五年,賣房夫妻雙方名下只有一套的這種(免稅房),稅費對他們的影響不是很大。
但是實際上,這一政策會否擴展到之前免個稅的滿五年唯一住房上,仍存變數。張大偉說,還要看此后可能出臺的部委或地方細則如何界定,如果政策全覆蓋,效果將極為明顯。
張大偉:如果這次是全面征收的話,對整個房地產市場,特別是二手房市場的影響會非常大。我覺得到下周各地細則出來之前,會有趕末班車的成交量,之后會出現明顯下滑,幅度起碼在20%到30%以上。
財經評論員馬光遠指出,相比關注短期的調控舉措,更重要的是從09年到現在,政策一直在強調的長效機制。但是,無論是剛才提及的房產稅制度,還是住房信息聯網、預售制度,到現在都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馬光遠:比如房地產信息的聯網,這次"國六條"提出來,到"十二五"末,地級以上城市要聯網,但是短期內四十個城市的聯網又沒有音訊了。事實已經證明,僅靠調控是沒法形成一個穩(wěn)定預期的,只會擾亂整個市場的信號,并且對政策本身的公信力會造成一個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