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居民一年使用天燃氣10萬立方米,我們的這個庫儲量是100萬立方米,是目前世界儲量最大的LPG(液化石油氣)地下水封洞庫!敝需F隧道集團黨委書記丁榮富這樣告訴記者。也許只有置身于地下174米,才能感受到中鐵隧道集團所做項目的偉大。
8月24日,海濱城市煙臺晴空萬里,中鐵隧道集團煙臺萬華LPG項目工地上干得熱火朝天,機器轟鳴、車輛穿梭、工作人員有條不紊。從外圍看,要不是地面有一座高聳的混凝土拌合站和忙碌的機加工車間,根本不會知道這是一處施工工地。和其他工程不一樣的是,中鐵隧道集團煙臺萬華LPG項目的“戰(zhàn)場”在地下一百多米,從地面開明槽按11%的坡度行走1600米,才到達洞庫施工,里面可謂是“別有洞天”。
從洞口到地下一直有四根粗大的通風管延伸至每個作業(yè)面,記者在管理人員的帶領下,像穿迷宮一樣進入地下,盡管越往下走越感覺陰深,但地下空氣依然清新,在燈光的照射下,每個洞庫的輪廓都清晰可見,在主通道與各洞庫連接的必經之地,有一塊二十多平方米的區(qū)域燈火通明,據(jù)介紹,這里就是他們的地下“作戰(zhàn)指揮部”,地下最多時有17個掌子面同時作業(yè),綜合協(xié)調的所有指令都是通過這里與地面協(xié)同發(fā)出。記者在一旁觀察的幾分鐘時間里,只見值班室里的幾名同志旁若無人似的,有的在接打電話,有的在工程平面圖上用彩色筆標注進度,有的在伏案填寫調度報表,儼然一所戰(zhàn)地指揮部。項目總工郭德福告訴記者,洞庫施工對于隧道專業(yè)局來說不存在什么問題,最受考驗的是地下洞庫群同時施工的綜合指揮協(xié)調能力,這個系統(tǒng)要是出了問題,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我們已掌握了地下水封洞庫建設的核心技術,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并且將液化石油氣儲存在地下也是未來發(fā)展趨勢,符合科學發(fā)展觀的要求,我們很為自己所做的工作感到自豪。但是,說實話我們這么好的項目并不為人們所知!敝需F隧道集團總經理張繼奎告訴記者!
LPG地下水封洞庫是將石油煉化過程中產生的產品選擇異地重新注入地下空間的一種儲存方式。這種地下儲庫以其存儲量大、安全性高、應急能力強、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點,成為目前國際上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的主要儲備方式。據(jù)記者了解,該項技術一直被國外所壟斷,中鐵隧道集團從黃島LPG地下水封洞庫項目已經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我們承建的黃島LPG項目儲量50萬立方米,目前工程進入尾聲,明年就能為首都提供應急后備氣源!倍s富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這對于華北、華東地區(qū)能源供應以及改善青島投資環(huán)境具有重大戰(zhàn)略意義。
“除了過年休息了一天,我們365天剩下的日子都在工地。有些離家較遠的員工,過年也未回家休息。我們加班加點,安全和質量方面一點也不敢放松!敝需F隧道集團煙臺LPG項目經理翟飛飛說。與此相映的是,洞口二十米處的標語“繃不緊質量的弦,彈不出市場的調”。
從國內第一座25萬立方的汕頭LPG地下水封洞庫,到目前國內第五座100萬立方的煙臺萬華LPG地下水封洞庫,也是目前世界儲量最大的LPG地下水封洞庫,中鐵隧道集團用了15年時間,成為國內唯一掌握LPG地下水封洞庫核心技術的企業(yè),并且在全球范圍內都十分具備競爭力,翟飛飛正是此工程的項目經理。
水幕技術是LPG工程成敗的關鍵。中鐵隧道集團一處有限公司總經理尤顯明說,為了掌握LPG地下水封洞庫修建核心技術,他們優(yōu)先推廣使用大型機械化配套、全液壓坑道鉆機鉆孔、配備孔內成像儀、孔斜測量儀等先進工藝和設備,逐步掌握了工程核心——水幕技術,從而打破了法國在該領域的全球壟斷地位。
據(jù)記者了解,國家能源局正與相關部門合作籌備建立天然氣儲備體系,但儲備液化天然氣的儲罐對資金和技術的要求都很高,建設成本太大。專家認為,LPG地下水封洞庫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為我國大規(guī)模使用天然氣創(chuàng)造了條件,并將成為未來天然氣儲備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