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口不斷增長帶來的糧食安全問題一直廣受關注,英國學術期刊《自然》29日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如果能加強農業(yè)生產中灌溉和施肥等方面的管理,一些地方的糧食產量還能大幅增長,全球糧食產量有望滿足未來數十年的需求。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報告說,他們建立了一個數學模型,根據氣候條件把全球分成許多小區(qū)域,一些氣候條件相似的區(qū)域適宜種植相同的農作物,可據此比較農業(yè)投入和產出。這里的“投入”主要指灌溉和施肥,而“產出”就是糧食產量。 結果顯示,目前許多地方的糧食產量沒有達到氣候條件相似的其他地區(qū)水平,如果加強前者在灌溉和施肥等方面的管理,其糧食產量還能大幅增長。 研究人員分析了全球各地小麥、水稻和玉米等17種主要農作物的種植情況,計算后認為,加強農業(yè)管理可使這些農作物中的大多數產量增長45%到70%。 有研究顯示,全球人口預計將在2050年前后達90億,人口增長帶來的糧食供應缺口一直讓人擔心。參與本次研究的喬納森·福利說,這項研究結果表明如果能在農業(yè)管理上變得“聰明”一些,就有望使糧食產量大幅增長,滿足未來需求。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這個數學研究模型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沒有考慮各地區(qū)土壤質量的不同,以為只要灌溉和施肥跟上了就能使糧食產量達到與其他高產地區(qū)相同的水平。 上述研究報告的作者也承認存在這個問題,但表示土壤質量是很難量化統(tǒng)計的參數,這個模型雖然還有改進空間,但從中得到的結論可為農業(yè)部門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