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從浙江省高院了解到,此次網上拍賣是浙江省依據最高人民法院的精神進行的一次探索,只因與其它地方相比,浙江取消拍賣機構和零傭金,力度更大而廣受社會關注。 早在2009年4月,重慶市高級人民法院發(fā)布了《關于司法拍賣工作的規(guī)定》,通過引入第三方交易平臺、以電子競價代替現場競價等方式進行公開電子競價,并在2010年底將司法拍賣納入互聯網交易系統,實現了網上公開拍賣。 截至2011年11月30日,重慶全市法院共實施司法拍賣1329宗,成交1085宗,成交額43.4億元,拍賣總成交率81.64%,已成交項目平均增值率16.33%,與改革前成交率不到20%、成交價平均縮水30%形成了鮮明對比。 今年2月份召開的全國法院深化司法拍賣改革工作會議把建立統一的交易場所和網絡平臺,作為繼續(xù)推進司法拍賣改革的重大措施。 最高人民法院確定,涉訟資產的拍賣要逐步通過電子交易平臺競價,以電子競價方式取代“擊槌成交”。同時競價數據、競價程度和競價結果通過數據系統全程公開,以更好地接受監(jiān)督,確保競價公平、交易公正。
2月8日,全國性的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正式開通,今后全國法院的涉訟資產拍賣信息及拍賣結果將全部在該網上公開,司法拍賣也將逐步在該網進行。人民法院訴訟資產網是由最高人民法院組建和備案注冊的專門性司法拍賣公共網絡平臺,網站擁有拍賣信息發(fā)布、網上競買報名、拍賣機構隨機選定、網上電子競價、網上結算等功能,競買人可“足不出戶”參加競買。
最高人民法院常務副院長沈德詠表示,通過建立分離制衡的司法拍賣權運行機制,引入公共交易服務平臺,人民法院并不是要放棄司法拍賣管理,而是從具體的拍賣事務中超脫出來,更好地指導、監(jiān)督司法拍賣活動。各地法院要建立健全司法拍賣監(jiān)控系統,實現對司法拍賣活動的有效監(jiān)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