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業(yè)界詬病的基金產品審批制在此次修法中得以改進,成為最為明確的放松管制的信號。草案明確,公開募集基金,應當經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注冊。未經注冊,不得公開或者變相公開募集基金。
基金募集由核準制改為注冊制
新基金法草案明確,公開募集基金,應經國務院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注冊;鹕鲜薪灰,由證監(jiān)會核準變成由基金管理人向交易所提出申請。
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總經理胡立峰表示,這一條款意味著基金募集申請將由目前的核準制改為注冊制,基金產品的行政審批權進一步放開。
“(這將使得)發(fā)行前期的工作可能會簡單一些,而發(fā)行時的具體工作、發(fā)行之后的運作,都還是需要基金公司的真正功力。”基金研究人士王群航分析說。
在基金銷售、基金銷售支付、基金份額登記、基金估值服務、基金投資顧問、基金評價、信息技術系統服務等服務方面,也由核準制變?yōu)榱恕白曰蛘邆浒浮敝啤?BR>
事實上,日前證監(jiān)會公布的修訂后的《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中,刪除了第六條第8項的規(guī)定“申請募集基金,擬任基金管理人應滿足:前只獲準募集的基金,基金合同已經生效”,允許基金管理公司同時上報多只基金的募集申請,為現在實行的多通道審核制度提供依據。而此舉亦是為基金產品實行注冊制預留空間。
基金投資范圍擴大
同時,新基金法草案修改了基金投資范圍的,明確放寬了基金公司的準入門檻,減少了行政干預。
新基金法草案規(guī)定,基金財產不得違反規(guī)定向他人貸款或者提供擔保;可以投資上市交易的股票,債券;還可以投資證券監(jiān)督管理機構規(guī)定的其他證券及其衍生品種。這為基金投資貨幣市場、股指期貨等提供了依據,意味著未來基金投資范圍有望擴大。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在講話中稱,基金的投資方向屬于基金投資策略的自主選擇,法律一般不做具體規(guī)定。公開募集的基金主要面對普通投資者,對其募集、運作和基金管理人等應嚴格監(jiān)管,并要求投資安全性和流動性高的上市證券類資產。
基金管理人運用基金財產可以從事一些此前禁止的投資,但是應當遵循防范利益沖突、有利于基金份額持有人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符合證監(jiān)會的規(guī)定,并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例如,買賣基金托管人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其他有重大利害關系的公司發(fā)行的股票或者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