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希臘將再次舉行議會大選,大選的結果將決定這個愛琴海小國能否繼續(xù)留在歐元區(qū)。如果代表左翼政黨的Syriza勝出,希臘很可能會因無法獲取下一筆救助款而直接退出歐元區(qū);但如果保守黨勝出,希臘則將繼續(xù)糾結于增長和緊縮的魔咒之中。
6月17日,處于歐債危機漩渦中央的希臘將再次舉行議會選舉,當地百姓將用選票決定自己的未來,甚至決定這個愛琴海小國能否繼續(xù)留在歐元區(qū)。膠著的選情牽動著全世界的敏感神經。
近來非正式的民調結果顯示,立場保守的新民主黨與激進左派聯盟Syriza的選情旗鼓相當。《中希時報》總編輯汪鵬告訴中新社記者,兩個黨派的支持者處于希臘社會的“貧富兩極”,兩黨勢均力敵的選情正好是希臘社會“貧富兩極分化”、一方期許穩(wěn)定一方期盼變革的真實寫照。
新民主黨是希臘政壇傳統大黨,有豐富的執(zhí)政經驗。該黨主張就國際救助協議中的緊縮條款進行“適度”修改,并警告說如果希臘采取單邊行動撕毀國際救助協議,將導致希臘破產并退出歐元區(qū)。
“新民主黨的支持者大多是有產者和希臘社會的既得利益者,歐債危機對他們的生活并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他們不希望希臘社會發(fā)生太大的改變!蓖豉i分析說。
激進左派聯盟Syriza在5月的希臘議會選舉中異軍突起。該黨領導人齊普拉斯表示,一旦在議會選舉中獲勝,新政府采取的第一個行動將是廢止救援協議和所有實施這些協議的法律,代之以“恢復經濟增長和促進社會發(fā)展的全國計劃”?
“激進左派聯盟Syriza的支持者大多處于社會中下層,在歐債危機中受到的沖擊最大。他們中有一部分人甚至從原來的小康變成了赤貧。這部分人希望希臘社會發(fā)生根本性的變革!蓖豉i說。
在位于雅典市中心奧穆尼亞廣場附近的救濟中心就見證了汪鵬所說的那一幕:一部分希臘人從小康變成了赤貧。救濟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歐債危機之前,接受救助的多是無家可歸者。危機發(fā)生之后,越來越多的年輕人,30、40歲左右的中產階級,失去了工作,加入到了接受救濟的行列。
“很多受過良好教育的人來接受救濟,這真是太悲哀了。”救濟中心的工作人員約蘭達說。她透露,今年前來接受救助的人較去年增加了25%到30%。根據最新的數據顯示,希臘青年的失業(yè)率高達53%,2人之中就有1人找不到工作。
但新的政黨能否會給希臘社會帶來變革呢?此間分析人士并不認同。因為每次大選之前,各黨為了爭取選民的支持都會放出“狠話”。一旦當選,就會在無情的現實面前低頭。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選前說一套,選后做一套”。
希臘第二大銀行Alpha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馬蘇拉奇斯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指出,無論哪個政黨上臺,都將爭取留在歐元區(qū)之內,“與歐盟重新開啟談判是不可避免的”。
希臘經濟學家約翰·斯法吉亞納基斯在《金融時報》撰文指,希臘退出歐元區(qū)無疑于自殺。處于貧富兩極的選民,無論是期許穩(wěn)定,還是期盼變革,自然都不愿意看到希臘“自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