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市企業(yè)三季度財報季已基本落幕,不出意外,美企業(yè)績繼二季度后再創(chuàng)歷史新高,且華爾街分析師對美企四季度業(yè)績也普遍看好。歐洲方面,多家分析機構認為,歐洲上市企業(yè)今明兩年的盈利增長將能超10%。除金融企業(yè)存在流動性之憂外,其他歐企業(yè)績因新興市場貢獻率不斷上漲而有超預期表現。
盡管業(yè)績亮麗但股市并不買賬。種種跡象表明,決定美歐股市未來走勢的最主要因素是宏觀經濟狀況,特別是歐債危機走向、美國經濟走勢,以及中國等主要新興經濟體的通脹水平和經濟增長率。
歐股“冰火兩重天”
“盡管股指在直線下挫,但是目前歐洲企業(yè)的財務狀況要比2008年時好得多。市場正在討論歐債危機會否‘北擴’,但我敢說,現在上市公司的股價已經充分反映了所有的不利場景!
在景順投資駐英國基金經理盧克·史特里尼看來,在上市公司良好業(yè)績支撐下,股市的下跌實在是“不合情理”。
據彭博資訊對超過1.2萬名分析師的調查,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衡量歐洲股市整體表現的斯托克斯歐洲600指數成分股今明兩年的盈利增速將分別達11%和10.5%,即歐企將能連續(xù)4年實現兩位數的盈利增長,這是自1998年以來最好的企業(yè)業(yè)績周期。彭博稱,在新興市場需求強勁增長下,從奢侈服飾品牌到高端跑車都有廣闊的“錢景”。據蘇格蘭皇家銀行統(tǒng)計,斯托克斯600指數中的54%成份股的銷售收入來自歐洲以外地區(qū)。
但斯托克斯指數自去年底至今已累計下跌約16%,因為經濟基本面,特別是歐債危機已經成為決定歐股走勢的最主要因素。
目前歐債危機大有從希臘葡萄牙等歐元區(qū)邊緣國家,蔓延至大國意大利和核心國德法的趨勢。意大利10年國債收益率數次沖撞7%的“警戒線”,并出現國債收益率曲線倒掛的危險現象。評級機構則數次發(fā)出將下調法國“AAA”評級的信號。德國最新一次10年期國債拍賣,卻遭遇認購額不足的尷尬事件。而歐洲銀行明年將面臨巨大的償債和資本金補充壓力,其在主權債方面存在的巨大風險敞口,也使得該行業(yè)的資產質量和增長前景面臨嚴峻挑戰(zhàn)。
不過,市場看多者仍認為,歐洲優(yōu)質股票已經“跌出”了難得的買入機會。數據顯示,斯托克斯指數未來一年平均預期市盈率僅為10.8倍。對于難得的價值洼地,奧地利Raiffeisen資產管理公司全球股權部主管赫伯特·佩魯斯堅持唱多,他說:“盡管歐債危機使得市場一團糟,但是如果你看看具體的公司,你便知道他們表現不賴。我不認為歐企盈利水平能夠保持當前增速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幻想’!
美股業(yè)績恐難持續(xù)
“整體而言,美國上市公司財政狀況良好,但是對宏觀經濟和自身的產品銷售感到緊張!遍L期跟蹤美股表現的標準普爾資深指數分析師霍華德感慨道,“這不能怪企業(yè),至少從賬面上來說,一切都是那么好看,只不過市場價格波動較大,在不確定性消除之前,預計這種巨幅波動還將持續(xù)!
據標普公司最新研究報告,截至目前,已有超過95%的公司披露了三季度財報,美股在今年第三季度的銷售和盈利水平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現金流方面,該機構預計美國上市公司三季度持有的現金規(guī)模將居歷史前幾位。另據湯森路透數據,標普500指數美股盈利水平同比增長近18%,連續(xù)8個季度實現盈利水平雙位數增長。
就在上市企業(yè)屢創(chuàng)佳績的同時,美股似乎提前進入價跌量縮的“冬眠期”。截至11月23日收盤,標普500指數距離年內高點1363.61點已累計下跌約14%,迄今跌幅也達7%。
在此背景下,華爾街分析師調低了本季和明年美股的業(yè)績預期。標普預測,美股今年四季度營收預計將環(huán)比下滑4.4%,但將實現13.1%的同比增長,而明年盈利水平將實現10.6%的增長。湯森路透則預計,美股明年的盈利增速為10.2%。
“在全球宏觀經濟整體不佳的情況下,美企業(yè)績也難以鶴立雞群!奔幽么蠖鄠惗嘭敻还芾砉綠luskin
Sheff &
Associates首席投資策略師安東尼認為,“美企的盈利增長很快將出現減速,歐債危機的惡化和美國減赤計劃都將影響企業(yè)的業(yè)績表現!
科技股“欲暖還寒”
“無論是日本的奧林巴斯丑聞還是美國的安然丑聞,都不會影響我對上述兩國的投資。如果有合適機會,我將投資日本!
伯克希爾·哈撒韋董事長、“股神”巴菲特近日的新聞很多。他如同“及時雨”般出現在市場最需要的地方。本周,他出現在了日本福島縣,造訪伯克希爾旗下的高端機械工具制造商泰珂洛。因此市場紛紛預期,“股神”或將進軍高端機械制造業(yè),這對已經創(chuàng)兩年多新低的日股或是利好。
而此前一周,巴菲特的一則投資公告“撩撥”了沉寂多時的科技股——伯克希爾斥資107億美元持股IBM約5.5%的股份,從而改寫了巴菲特四大經典重倉股的格局。英國市場研究機構Collins
Stewart分析師劉易斯稱:“科技股已經成為拉動整體業(yè)績的中堅力量,同時也是最有活力和潛力的板塊。也許他(巴菲特)可以以更好的價格買進IBM的股票,但只要回顧股神的投資策略,我們可以視之為一項長期投資!
華爾街分析師還預計,作為大型計算機巨頭,IBM的云計算服務走在全球前列,巴菲特投資該公司也是在押注該行業(yè)的增長前景,因此他的投資對于整個IT業(yè)來說都是具有“杠桿效應的”。
巴菲特不是唯一“搶灘”科技股的大師。著名投資人索羅斯也在三季度重金增持了亞馬遜和摩托羅拉。
盡管巴菲特看好科技股和其他優(yōu)質股票,但對宏觀經濟環(huán)境仍表示擔憂。巴菲特在接受美國CNBC電臺采訪時表示,盡管歐洲大型銀行股囊中羞澀,但是在投資之前仍需對其有所了解,不幸的是,目前他未發(fā)現投資機會。
而近期,作為曾經的領漲先鋒和抗跌中堅,美國科技股也難抵經濟“寒流侵襲”。新興網絡企業(yè)LinkedIn和Groupon在經歷短暫上市狂歡后,近日雙雙跌破發(fā)行價。從“天堂”到“地獄”,時間僅僅不到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