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寶安“石墨門”引發(fā)的波瀾還遠未平息。 在投資者將卷入“石墨門”的相關券商告上法庭之際,監(jiān)管層開始有所動作。 5月23日,一份名為《發(fā)布證券研究報告有關問題的調研綜述》(以下簡稱“調研綜述”)的內部文件,由證監(jiān)會機構監(jiān)管部發(fā)至各大證券公司及證券投資咨詢機構。 “這份調研綜述,有兩個最熱門的問題:研究報告是給誰看的?如何處理調研中了解的內幕消息?”某上市券商研究所所長陳軍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預計,監(jiān)管層將在充分討論后出臺措施規(guī)范研報。
“不該看的別看”
據陳軍介紹,此次小范圍討論會主要針對中國寶安等研報門事件暴露出來的行業(yè)問題。而圍繞“研究報告是給誰看的”,業(yè)界爭議甚大。 “券商報告是研究所發(fā)布給基金、QFII等機構投資者的付費產品。散戶并不是我們的客戶,但他們不知道從哪找來的研究報告,現(xiàn)在還找我們索賠。問題是這報告本來就不該你們看的,你不是我們的客戶,看了研究報告還讓我們賠償,這根本就不合理!标愜姼嬖V記者,因為中國寶安“石墨門”而被投資者起訴的券商“意見很大”。 研究報告的定位由此成為討論的焦點。 從境外成熟資本市場和境內證券機構的實踐來看,研究報告的定位有三種。第一種是直接提供給基金、保險、QFII等機構客戶及大客戶;第二種是提供給券商的投資顧問團隊,由其向營業(yè)部客戶進行充分解讀;第三種則是銷售給其他證券機構。 陳軍稱,海外研究報告都是付費產品,但國內卻存在不少免費的研究報告。 有些券商為了提高公司的影響力,將報告發(fā)給媒體;有些是通過各種非正常渠道流散到網站、論壇上,給公眾免費閱讀。“研究報告只是提供參考,投資決策由投資者決定。但投資者缺乏辨別能力,根據偶然得到的一份報告就來買賣股票,很容易由此引出一些風險。”王勝是北京某大型券商研究所所長,他認為,研究報告有很強的時效性,而一些流傳到網站的報告往往會有一定的滯后性,容易誤導投資者。 結合海外券商對報告的管理和國內存在的問題,調研綜述中建議,券商應嚴格管理研究報告的發(fā)布,和媒體簽訂授權后才可以轉載報告,否則將追究未授權媒體或機構的責任。
“避免高壓線”
除了研究報告發(fā)布混亂引發(fā)投資者誤導外,內幕消息是業(yè)內聚焦的另一個話題。 “反思中國寶安‘石墨門’事件,監(jiān)管層認為券商的問題是不應該將上市公司未經發(fā)布的內幕消息寫在研究報告上,這屬于泄露內幕信息!标愜娬f。 但內幕消息是國內證券市場公開的潛規(guī)則。在陳軍看來,這次“研報門”折射的問題是上市公司和券商這兩者在內幕消息方面都沒有界限——上市公司向研究員透露未披露的信息,研究員將這類消息作為推薦的重磅理由。 于是,監(jiān)管層在調研綜述中建議券商加強對消息的管理!扒袑嵃盐辗煞ㄒ(guī)確立的底線要求。證券研究報告不得使用內幕信息;如果無意接觸了內幕信息,也不得在證券研究報告中以任何形式變通體現(xiàn)! 同時,監(jiān)管層要求各券商加強對上市公司調研信息的管理!白C券分析師參加上市公司調研,不得主動尋求內幕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獲取國家保密信息。如果證券分析師調研中被動知悉內幕信息的,應當及時向公司合規(guī)管理部門報告,在有關內幕信息公開前停止撰寫發(fā)布涉及該上市公司的證券研究報告! 但這能否真正杜絕研報中的內幕消息? “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是買方,他們希望通過消息來賺快錢,券商作為賣方,一定會想辦法提供!标愜姼嬖V記者,國內市場不規(guī)范,才會存在內幕消息獲利的現(xiàn)象。其中,買方市場的需求被認為是內幕消息存在的重要理由。 據悉,當券商研究員跟基金經理交流公司基本面時,他們最常問的三個問題是,“下一季度業(yè)績如何、最近有何大訂單、最近三個月有哪些股價上漲的催化劑”,而這些涉及的就是內幕消息。 “以前關于這些消息會以變通的方式隱晦地寫在報告中,但現(xiàn)在獲知內幕消息就不寫報告,直接電話或見面交流!蹦橙塘闶坌袠I(yè)研究員向記者表示,研究員現(xiàn)在都很謹慎,盡量不寫報告,“避免踩高壓線”。 在王勝看來,“很多研究報告對內幕信息的處理都是游離在邊緣上,要絕對禁止內幕交易并不現(xiàn)實,只能是把握好尺度”。
監(jiān)管措施或出臺
在業(yè)內人士看來,監(jiān)管層出臺相應的政策規(guī)范研究報告,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這次小范圍調研討論,證監(jiān)會發(fā)布調研綜述給各個機構,只是內部通報,探一探行業(yè)風向,并沒有強制執(zhí)行。但經過充分的大范圍討論后,隨后會出強制性的措施來規(guī)范研究報告。”陳軍介紹,近期各大券商都在北京開會繼續(xù)討論這個問題。 據記者采訪了解,盡管強制性措施尚未出臺,但各家券商已經就這兩個問題進行自查行動。 “我們現(xiàn)在只將報告發(fā)給Wind資訊,與媒體的合作基本上停了。”某小型券商研究人員向記者透露,過去他們和很多媒體簽訂合作協(xié)議,將報告免費發(fā)給媒體。但如今,證監(jiān)會要求報告不能免費提供,還是先暫停合作,看看證監(jiān)會的風向。 但陳軍認為,中小券商免費提供給媒體的現(xiàn)象不會改變!按笕逃兄,客戶群多,肯定不希望報告流傳出去,給投資者免費閱讀,這對付費客戶不公平。但中小券商客戶量比較少,為了打知名度和影響力,還是會將報告免費提供給公眾。”陳軍預計,以后投資者免費閱讀的報告可能主要來自中小券商。 而針對內幕消息,各家券商也正積極應對。如王勝最近就一直在給研究員做合規(guī)培訓,“哪些話該說,哪些不該說都再三強調”。 另外,如何變通處理未披露的信息也是重點,“信息來源要透明和留痕,比如將上市公司網站的信息披露截圖保存等,這些都是保護研究員。”王勝告訴記者。 應被采訪對象要求,文中陳軍、王勝均為化名
鏈接:“石墨門”事件始末
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期間,湘財證券、平安證券、國泰君安和信達證券先后發(fā)布了關于中國寶安石墨礦的研究報告。上述四家券商認為,中國寶安旗下子公司貝特瑞在黑龍江雞西市擁有石墨礦,儲量豐富。這一重大利好消息發(fā)布后,寶安的股價由2010年7月的每股7元多,在半年多后上揚至每股25.45元。但2011年3月15日,中國寶安首次發(fā)布澄清公告稱,其目前沒有礦產資源。此后中國寶安股價一路下跌,導致部門投資者損失慘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