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化纖板塊強勢上漲,整體漲幅達到1.61%,其中南京化纖漲停。生意社紡織分社分析師賀岳湘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化纖類股票之所以集體走強,是受到棉花、原油、PTA價格高位運行傳導,日本地震產能尚未完全恢復,化纖上市公司季度業(yè)績預告大幅增長等多重因素的影響。 據了解,近半年來,受印度棉花大幅減產影響,國際國內棉花價格一路上揚,至今仍然居高不下。國內棉花價格從2010年9月的20000元/噸左右上漲到2011年春節(jié)前后的最高33000多元/噸。3月份以來,代表國內棉花現貨價格的中國棉花價格指數一直維持在30000以上。 賀岳湘認為,在高棉價以及高油價的傳導下,棉花替代品——各類化纖產品價格節(jié)節(jié)攀升。從2010年第四季度開始,滌綸、錦綸、粘膠等都出現了大幅上漲,目前仍處于高位之中。 長江期貨研究咨詢部經理黃駿飛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棉價達到3萬元左右的時候,化纖的替代量就會大幅增長。雖然大家都在擴大產能,但新投放的產能還沒有開始供應市場,所以整個市場仍然是供不應求,化纖企業(yè)的利潤都非常高。 賀岳湘認為,雖然化纖行業(yè)的景氣度仍在延續(xù),但由于化纖行業(yè)屬于典型的周期性行業(yè),目前業(yè)內對這種高景氣度能延續(xù)多久存在明顯分歧。 對于后期的棉價走勢,黃駿飛認為,目前棉花市場分化明顯,多空因素斗爭得比較劇烈。棉價在9月份之前都會維持高位的寬幅震蕩,高等級棉的供不應求還會帶動整個市場棉價的走高,可能漲到3.5萬元,而對于低等級棉來說,3萬元以上就屬于高位區(qū)間。 北京中期期貨高級分析師張向軍預計,從全球的范圍來看,未來棉花擴種的可能性很大,棉價在歷史性高位整理過后繼續(xù)上漲的可能性不太大,除非原油價格創(chuàng)新高或是出現新的全球性流動性嚴重過剩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