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漉漉的污泥進入深度脫水處理生產線,經過4個多小時的處理和擠壓,污泥全部變成干泥餅,不但臭味小了,體積也壓縮了60%。“可控濕法氧化聚沉法”污泥深度處理標準化生產線3日在長沙市金霞污水處理廠建成運行。 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加快建設,但如何處理產生的污泥是長期困擾環(huán)保和市政領域的一大難題。據了解,按傳統(tǒng)的處理方法,污水處理廠污泥含水率仍高達80%左右,這些污泥運到垃圾填埋場后,需加上大量水泥、石灰處理,使污泥含水率降到60%再進行填埋。這種方法存在運輸成本高、二次污染、場地空間占用多等問題。 建成投產的污泥深度處理標準化生產線可使污水處理廠含水率99%的污泥一次性常態(tài)深度處理到含水率50%以下,同時將污泥中有毒重金屬離子進行有效的固化處理,除臭殺菌,達到安全處置環(huán)保標準。
“最關鍵的就是氧化破膜處理技術!睋夹g人員介紹,通過氧化破膜反應,使污泥內有機質的細胞壁破除,改變污泥性質,將晶胞水、結構水、細胞水變成間隙水,實現最大限度脫水。根據測算,與傳統(tǒng)技術相比,這項技術的每噸絕對干污泥處理處置費用可節(jié)省近70%。專家表示,該項技術填補了國內外污泥常態(tài)安全深度處理的空白,對于推動湖南乃至全國的環(huán)保及裝備制造業(yè)水平具有重要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