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yè)內人士:糖價破歷史記錄 未來看漲空間不大
|
|
|
2010-10-15 作者:記者 吳小康/南寧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網
|
|
|
“十一”長假以來,糖價坐上“過山車”,白砂糖批發(fā)價格連連突破6000元/噸的關卡。盡管市場充滿不安,但一些業(yè)內人士認為,未來糖價看漲的空間并不大,但應警惕下游有關產業(yè)的成本傳導。
10月14日,廣西各地傳統(tǒng)市場的白糖報價普遍超過6000元/噸,據了解,這一價格已經刷新了我國食糖的最高價格。
有業(yè)內專家指出,此輪糖價飆升勢頭是從2008年底開始的,當時占國內食糖產量60%以上的廣西,食糖報價只有2700多元/噸,但隨后幾乎以每個季度500元/噸的價格,連續(xù)突破3000元/噸、4000元/噸,2009年底突破5000元/噸。
業(yè)內專家分析,此番糖價上漲的主要原因,一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國民收入的增加,食糖消費量硬性需求存在;二是隨著用工成本、物價上漲等因素影響,食糖生產成本上升。
廣西糖網分析認為,近期海南受災,以及關于廣西糖廠開榨推遲的傳言都成為支撐10月長假后糖價持續(xù)走高的因素。而10月以來外盤連續(xù)幾日的拉升也給國內市場以支撐,加上美元跌勢不止,使得連續(xù)上漲在短期內難以出現調整勢頭,但是畢竟新榨季即將開始,國儲糖也會適時調控,國內糖價上漲還是存在較大壓力的。
采訪中,不少業(yè)內人士表示,即使隨著廣西蔗糖新榨季開始,以及受北方甜菜糖開榨影響,糖價會理性回歸,但是相對過去,我國糖價依然會在高價位運行。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了解到,此輪糖價上漲的最大特點是傳導性強,期貨、中遠期現貨交易和批發(fā)價格的飆升,迅速傳遞到零售終端市場。記者在南寧、桂林等地發(fā)現,紅糖、白糖的零售價格都有明顯的上升。
廣西永鑫華糖集團負責人謝華誠認為,食糖上漲對下游產業(yè)的影響不可忽視,應警惕食糖價格上漲推高下游行業(yè)如糖果企業(yè)、乳制品等行業(yè)成本現象,提前做好應對。
|
【字號
大
中
小】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