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恩華爾街45年》成書于1949年,作者是被譽為20世紀初“最偉大的市場炒家”的威廉
D.江恩(下稱“江恩”)。若以金庸老先生筆下華山派“氣宗”、“劍宗”簡單比喻成價值投資和技術(shù)分析兩大流派的話,那么,江恩無疑會被多數(shù)人歸為“劍宗”大師,其人在金融市場技術(shù)分析歷史和金融預測歷史上,已成為一塊“地標”性人物。 由于撰寫《江恩華爾街45年》時,江恩已經(jīng)72歲,從這個角度說,這本并不是很厚的書,可謂其“封山”之作,并濃縮了江恩一生智慧于其中。此外,江恩的作品都相當簡潔、生動,文字不深奧、也不刻薄,由于作者經(jīng)常借用常識表達其理論,而且書中并沒有大量的專業(yè)術(shù)語,因此,讀者在看完之后往往有一份充實感和信服感。在平時閑暇時候翻閱,也是不錯的。 作為目睹市場盛衰并功成身退的市場參與者,江恩書中不太有關(guān)于公司基本面的東西,主要內(nèi)容大多是技術(shù)分析、預測、操作心理防范、案例,等等,這一方面與江恩操作方向的價值取向有關(guān),也與他所處的市場背景有關(guān)。不過,從他的書里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成功的市場參與者總有一個固定的交易系統(tǒng)。 江恩的理論體系所產(chǎn)生的時代,恰逢物理學正從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朝著量子物理方向遷躍的過程中。因此,在閱讀江恩的作品時,如果具有基本的物理學發(fā)展歷史可能更能理解作者對于“時空理論”的一些解釋:一旦“時間”和“空間”可以相互轉(zhuǎn)換并計算,那無論是對于世界還是金融市場來說,都是一件相當驚人的事情。事實上,《江恩華爾街45年》的第13章“新發(fā)現(xiàn)和新發(fā)明”就對原子能進行了一定的描述。 如果是對市場并不十分了解的投資者,在閱讀此書時可以先翻到第14章“從前的大炒家”。該章描述了和江恩同時代的一些市場上的顯赫人物如何發(fā)達,又如何破產(chǎn),并總結(jié)了其中的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 對于想盡快從《江恩華爾街45年》獲得市場知識的讀者來說,可以先看該書的第2章“股市中的交易規(guī)則”。江恩在該章中列舉了12條規(guī)則和24條“永恒的交易紀律”。這對于普通投資者可能幫助良多,也有很多警句被反復運用,比如,永不過度交易;不要逆勢而為;拿不準的時候要退出,而且不要在拿不準的時候入市,等等。他最后一條紀律是:避免在長期的成功或者贏利后增加交易。這或許能給人很多啟發(fā)。
|